三峡心理咨询网
招贤纳士| 在线报名 | 网站地图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咨询电话

  • 首 页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婚姻家庭咨询
  • 青少年咨询
  • 心理咨询
  • 心理培训
  • 心理测试
  • 企业EAP
  • 咨询团队
  • 家长学校
  • 欢迎进入三峡心理咨询网!
  • 婚姻评测
  • 结婚离婚咨询
  • 家庭矛盾调整
  • 婚外情处理
  • 大龄问题咨询
  • 情感创伤修复
  • 婚姻性心理咨询
  • C-FAP儿童成长家庭帮助计划
  • 亲子技能
  • 儿童心理学
  • 儿童心理评测量表
  • 焦虑症
  • 抑郁症
  • 恐惧症
  • 失眠症
  • 强迫症
  • 妄想症
  • 疑病症
  • 躁狂症
  • 自闭症
  • 培训资料
  • 培训课程
  • 性格测试
  • 职场测试
  • 社交测试
  • 性爱测试
  • 财运测试
  • 健康测试
  • 应用下载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专家简介
主页 > 青少年咨询 > 亲子技能 >

睿智的父母,都懂得给孩子独处的时间

时间:2018-04-23 10:19    来源:未知     作者:网络     浏览: 次


 

 

假期的时候去公园游玩,看到这的一幕:

 

一个小男孩在沙堆里玩耍,旁边的妈妈一会过去帮孩子掸掸裤子上的沙,一会问问孩子渴不渴,过两分钟又去给孩子脱掉外套,一刻也停不下来。

 

最后孩子都没了玩沙的兴致,吵着让妈妈换到下一个地方。

 

这位妈妈不知道,孩子的独处时间有多宝贵,她其实只需要在一边静静地看着,孩子会在这段时间里受益良多。

 

可是一切都被她不间断的“关爱”给破坏了。

 

父母都有一颗爱孩子的心,但是爱的表达多种多样,给孩子适当的独处时间,也是每一位家长需要学习的爱的方式。

 

1

1

1

能独处,孩子才会专注

 

有一个朋友曾经和我聊过这个话题,“家里的老人一天到晚逗娃,一刻不歇,根本不给他自己探索的时间,孩子都烦了转移视线了还要硬逗,我知道这样不好又不知从何说起……”

 

我深知朋友内心的无奈。现在的家庭,孩子少,大人多,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,怕孩子磕着碰着,怕孩子没有吃饱穿暖,怕孩子一个人会孤单无聊······

 

大人们总是想当然地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,却把握不好那个度。

 

在孩子想自己一个人待一会的时候关注过多,就变成了一种打扰。

 

有些孩子不喜欢安静,在书桌前坐不住,上课不专心,注意力很难集中,做事情三心二意,这与童年时代的玩耍受干扰有关。

 

 

 

蒙台梭利说过:“除非你被孩子邀请,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。”

 

孩子专注力的培养,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不打扰。

 

比如孩子自己一个人安静地搭积木,搭出各种样子,有时推了再搭,搭了再推,如此反复。

 

有些父母就会看不下去:“来,妈妈教你怎么搭”“你这样不对,看我给你搭个又大又好看的”······

 

不管孩子搭的好不好,他独自完成一件事的过程,都是一种思考和学习的过程。

 

在这段时间里,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,充分享受着专属于自己的时间,全方位体验着新鲜事物,对身心都是一种有效的成长和滋养。

 

这些善意的“帮助”和“指导”这个时候就是一种打扰,打乱了孩子内在的秩序感,有时还会影响到孩子学习的进度。

 

家长要懂得在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,享受独立的玩耍时间时,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和空间。

 

1

2

1

能独处,孩子更独立

 

以前在观察幼儿园小朋友的时候,发现了这样的现象:

 

有的孩子午休起床后就会哭闹,喊着要爸爸妈妈,要老师安抚很久才能平静下来;可有的小朋友就表现地十分乖巧,自己开心地在床上玩,等着老师过来。

 

还经常看到小区里很多小孩子一起玩的时候,总有一两个孩子抱着爸爸妈妈的腿不松开,一直粘着大人,不愿意和小朋友们玩耍。

 

不能独处的孩子,迈不开独立的步伐。

 

其实,这些孩子如此表现,大多源于缺乏对外界的安全感,一旦没人在他身边,就无所适从。

 

 

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太粘人,其实大可以反思一下平时是否给了孩子过多关注与呵护,导致孩子过度依赖。

 

孩子刚拿起水杯,“哎呦小心别摔了”,孩子在客厅跑着,“地上滑,小心别摔着”,孩子学着妈妈的样子洗袜子,“水太冰,小心别感冒了”······

 

本来孩子本可以独立,不过于依赖父母,只是家长这些一惊一乍的行为会让孩子感觉这世界是多么的不安全。

 

为了防止孩子出现各种“意外情况”,家长们束缚着孩子的自由和独处空间,孩子变得越来越没有安全感。

 

心理学家阿勒德认为,过度保护孩子会让他觉得非常自卑,他宁愿生活在大人的阴影下,也不愿意尝试自己玩耍。

 

能独处的孩子,即使爸爸妈妈暂时不在身边,也不会感到孤单,害怕,甚至会自己找东西玩,懂得规划时间。

 

他还会有自己的想法,遇到问题会自己主动想办法解决,逐渐养成开动脑筋的习惯,而不是一味地依靠父母。

 

家长们要学会放开手,在安全的范围内,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去感受和接触新事物,锻炼独立能力。

 

1

3

1

能独处,对孩子很重要

 

对孩子来说,独处也是一种能力,这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样重要。

 

在独处的这段时间里,他能不断发现自我、认识自我、面对自我,感受到自己与外界发生着关联。

 

孩子1岁前,需要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注和无条件的爱,让孩子内心充满安全感;

 

1岁多以后,父母就要学着观察孩子的举动,根据他的需求,给孩子独处的机会。

 

孩子自己待在一边,很多家长总是担心孩子会孤单或者无聊,其实你要看孩子的状态。

 

如果他很平静,全神贯注做着自己手头上的事情,或是发一会呆、思考一会,都是有效的独处时间。

 

孩子自发的、主动的独处,是不会损害安全感的。

 

所以,家长在确保孩子安全与健康的情况下,要允许孩子自己待一会。

 

孩子独处时,大人可以默默地在远处观察,或是做着自己的事情,时不时关注一下孩子的状态、确认环境的安全,这样足以给孩子安全感。

 

这样的陪伴其实最能保护孩子的天赋,我在你身边,你感受到安全,却不打扰,同时也给了孩子真实感受独处的机会。
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• 上一篇:男孩成长的三个阶段,父母各自承担什么角色
  • 下一篇:你发火不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什么,而是自己的心太累了!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>>
姓名
电话
Email
时间
内容
婚姻家庭咨询小组招募

搜索

 

站内推荐

  • 孩子,我爱你无条件,但有原则
  • 孩子在外面胆子小怎么办?
  • 优秀家庭教育的四个案例
  • 孩子顶嘴与教育方法不当有关
  • 青草地家长学校第十课——神秘的大脑
  • 青草地家长学校第八课——复习与回顾
  • 青草地家长学校第七课——原生家庭
  • 青草地家长学校第二课——与孩子沟通的艺术
  • 青草地家长学校第三课——沟通练习

家长学校 | 联系我们 | 关于我们 | 支付方式 | 网站地图 | 在线留言 | 我要报名
Copyright 2012 三峡心理咨询网 - 长江流域最大的心理咨询网
版权所有 客服QQ 1370109379    邮箱1370109379@qq.com